机构简介
2007年4月,教区召集本堂主任司铎共同学习‘梵二’文献,在即将结束的讨论中,大家共同提到话题,认为:今天教区的甚至队伍庞大了,但是成绩却不突出,其中原因之一就是:过去的时间重视了神职队伍的培育,而教友领袖的素质长期忽略了。培训班办了不少,效果不是明显。因为许多事都是神父、修女包办,会长作为教会的领袖,只是管理一些琐碎事务,却不能在信仰、灵修方面为人们带来帮助。里里外外的事都是神父的事,神父的忙碌并没有为教会带来教会的复兴,人们在开放时兴奋一时后,渐渐冷淡了信仰,教会的发展好似成为口号和不切合实际的幻想。教会要复兴!教会的复兴需要人才!人才需要下大力进行培育!教会的牧人在不同地方,发出了共同的声音。这是时代的需要!这是圣神的讯息!
于是教区开始筹划培训中心的组建工作,是年8月,李连贵主教从牧灵前线工作的李光启神父,主要负责培训中心的筹建,由于工作的难度和人才紧缺,直到2008年8月初,工作人员基本确定下来。
面前,在培训中心工作的人员有;
李光启神父 培训中心主任
周铁锁神父 培训中心教务处主 任
刘英修女 培训中心教务处副主任
卢瑞贞修女 训导处主任
李俊波修士 总务主任
至此,培训中心的组建工作基本完成。
献县教区教友培训中心
机构全称
天主教沧州教区教友培训中心
宗旨
本中心以辅助教区教务发展为己任,负责陶成教友骨干工作,为此配合教区和各个堂区工作需要,有计划、有步骤对教友骨干进行有效培育,使之成为地方教会的中坚力量和带头人,推动教区牧灵和福传事业的进步与发展,最终实现教友时代的来临。
工作方针
回应圣神
适应时代
责任到位
工作创新
培训对象
公教社会青年 教师 圣经组长 堂区会长 儿童教理老师
传道员 青年领袖等人员
内容涉及
婚恋 家庭牧灵
圣经学习 教友讲道、组织与福传
心理及人格的成熟等课程
培训中心发展蓝图
培训应以圣经为基础,以教会的发展为目标, 以生命的追求和事奉的建造为具体实行为导向。为教会培养更多的奉献和服务工作人员,为社会人群提供具体有效地服务。
一. 生命与使命的传承
1继续重视属靈生命的建造──这是我们永远不能松懈,且是我们所有信息的中心
2加强对初信者信德培育-----建立扎实的信德根基。免得大而不亲,多而不深
3事奉团队的培养及扩大──盼望教会的领袖都有「建立别人」的眼光和负担。
4加强教会异象(教会发展前景)的传递──使更多人认可并践行教会设定的发展目标,推动教会快速发展。
5 改变教会的落后、消极的理念,积极学习别人之长,跟上时代的脚步。大力推进改造、更新教会工作,使教会信仰生活更加丰富,理念更切合福音精神,工作更接近社会需要。
二 硬件建设
教区计划在云台山,建造教友培训中心培训基地,占地30余亩。可供200与人学习生活。环境优美,设备现代化,为将来的培育工作带来极大的便利。
三 具体落实培训工作,有计划有步骤的对教会急需人才的培育。
四 增加对外培训与宣教,加强文字与网络的宣传事工。
五 本培训中心是为集国内外有相同热情与使命的属灵力量,一同为神国培训合用的器皿。主的禾场太广大,但是能建造工作的工人一直短缺,在福传工作急速开展的今天,培育工作尤显急迫。
六 师资:以本教会及外来专门领域的资深讲师为主
方式:有现场上课,网上教学,多媒体教学,小组研讨,配搭事奉(这是我们非常重视 的一项),及个别成全,等
经费:凭信心自由奉献,并由教会专项补助
培训方向:生命、生活、事奉三方面
培训中心教学的整体目标
教会在方向上基本确定为发展型教会。发展才是硬道理。为此中心目标,首先是建设教会理念的改变,由保教型转为传教型。大型团体生活向小型团体生活过度。祈祷,灵修方式由集体型向个人型转化,使信友的身份向门徒型转化。过去以教理知识为主转为以圣经为基础的属灵生命建树转变,最终达到:
1个人与天主的关系更为个人化,属灵。
2团体也是在圣神内分辨个人神恩,照天主指示的异像去服务,发展。
3教会以不同的形式和方式见证,生活出福音的训息。
4从教会不同的角度推动教会的发展。
目前的工作重点:
1调整思路,完善为达到上述目标的计划。
2课程(教材的编篡)
3教区上面的认可和推广,齐心协力上下统一。
4受培训人员的档案建立。
教材的编篡指导方针:
1以圣经为基础,以现实中的运用为原则,以教会发展为主导。
2适合不同团体领袖需要的材料。
3培育长期而系统,才能达到目的。
4制订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学制,材料的搜集整理。
献县教区培训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