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有关天国的启示与期待在救恩史中是有着长远的历程,旧约期待默西亚王国的来临和末日的新天新地,新约则是宣布天国临近,且已经来临,耶稣用自己的临在、宣讲和行动来比作天国的具体展现,同时他所宣讲的天国也具有未来的幅度,它将会在历史中展现,直至末日圆满终结。另一方面,此种对天国的期待涵摄了关乎个人救恩的期待,旧约末期产生了个人肉身复活的希望,耶稣也对这方面的理论进行了加深,日后,宗徒们更是乐此不疲地宣讲。近日的神学在强调末世论在神学中的地位,同时也格外地慎重指出在末世论方面应以基督的奥迹与人的奥迹为基础,该小心避免以往的偏差过错,提供更为全面性的末世论,即关注个人与集体的角色,现世与永恒的张力,以及天国与现世的关系等。
本文无意对末世论的全部话题加以深究,仅是对其中的一项例举出来探讨,即天国,大部分专家学者皆承认天国是耶稣宣讲的中心课题,而对天国的理解却呈现出不同的见解,为了清晰的了解天国的基本意义,应从耶稣宣讲的内容与全部传教行动中去作进一步的挖掘。在耶稣宣讲天国时,原来在旧约中已有很长远的历史背景,无疑,耶稣也受到了薰陶,教育,继承并发扬了旧约的末世思想(耶稣基督的末世思想),以此来发端他自己是被父派遣而来宣扬以民渴慕已久的默西亚王国,来临的末世(耶稣所启示的天国要义)。
在介绍完这些之后,本文把重点放在:天国是耶稣宣讲的精髓所在,天国临近了,天国已来临,人对天国的体验,天国之思想在新约中的彰显等五点上,最后再讨论在耶稣离世后,天国概念为何发生了转变(天国概念转变的缘由)?
1.耶稣基督的末世思想
在旧约中,以色列人的末世情怀可追溯到亚巴郎,从天主对他的祝福和许诺开始,直到君王时代对默西亚的期待,耶稣来临时这种盼望已在以民心中深深扎下了根,形成了一个特有的末世盼望,信仰反省与历史的洗炼,形成了一个相当丰富的末世思想系统,亦深深影响了新约中的末世观。耶稣身为以色列子民中的一份子,无疑也承接了旧约中的末世思想,从他对历史的看法可知,在旧约的历史中呈现出来的天主是一个在时间中不断许诺,祝福与更新一切的造物主。在历史中他把自己交托于人,而且也领导历史走向完成至最后的圆满。尤其是藉着旧约几个特殊人物彰显了出来。亚巴郞的被召,在给亚巴郞许诺之前,天主命他舍弃一切,离开自己的棲身地往一个陌生的新地方,许诺了一个美好的远景。在古圣祖们的历史中,皆是如此。天主用许诺带领他们走向将来,他们亦全心信赖许诺,到了梅瑟身上,天主又重新写明他对亚巴郞的许诺,他叫梅瑟带领以民脱离埃及,进入流奶流蜜的福地。他也不断地告诫他们,不断更新他和他们之间的关系,对他有一个更深的认识。
就是这样,天主不断在历史中昭示自己,他要在许诺中不断自我给予,不断更新,走向一个更圆满的未来。为此,为进入福地的选民启示了一个新的许诺,默西亚要出现。至此,天主许诺的内涵在历史过程中渐趋明朗化了,最后都要在默西亚的生命里实现,这就是默西亚许诺。他们深信这个许诺必定要实现,即使在遭到离乡背井,亡国之痛时,也无法忘记,反而更急切等待这日子的来临。此种迫切期待的情怀贯穿于犹太文学中,既所谓的默示录文体。天主呈现的面貌就是一个许诺的天主,并在许诺中完成一切。这种历史架构同时亦显示出天主的启示是在时间中进展的,使许诺逐步完成与实现。
因此,旧约时期的人们,经验到是一个历史结构的天主,是一种过去,现在,未来的结构,在这形态里,人是在现在,现在的生活处于一个信仰的传统里,是基于天主过去许诺的完成,但这个完成不是静态,而是一个不断行动着的,在今日完成过去的许诺之时,他又预许了将来,直至历史的最终完满。
在旧约里有些概念是用来描述这个使历史完成的天主,如:天主的日子,天主的震怒,审判等。耶稣也同样运用了默示文体来表述末日来临的景象,如,太阳失光,星辰坠落等图像(谷13:24-25)。但他有自己的特色,他一方面不断地肯定人的圆满终结,定是天主;但是这个日子的期限,他无半点猜测的迹象,虽然他继承了传统思想,却无达尼尔先知那种以精确的数字来进行推测的语气。耶稣的这种言语图像更原始,更反映出旧约的的末世思想。他所描绘的是一段充满幸福与快乐的时期,是天主的神充溢的时辰,那时死人要复活,万物要更新。
所以,总体上看,耶稣对历史完成所作的描写是相当反映旧约里最原始的看法。
2.耶稣基督所启示的天国要义
耶稣所宣讲的天国要义,就其本质上讲,与旧约时代所讲的和在耶稣时代一般犹太人心目中所期待的具有末世气息的天国有相似之处,与先驱若翰宣告的天国相似之处尤其多,“你们悔改罢!因为天国临近了”(玛3:2)。但不同之处亦不少,耶稣所宣告的天国带给人一种逼近的气息,是一种迫切的紧张状态生活,可观的是具有救恩性的,具有决定性的,并且这一切都与耶稣和其行为具有奥妙的连系,藉着耶稣,天主赏赐众人新而且大的恩惠(谷2:21-22),藉着他,而且只有在他身上,先知们的预言都应验了(路7:22);藉着他,末世的救恩时期开始了,魔鬼也被打倒了(路1:20);并且由于耶稣来到世上,众人尤其是卑微的,贫苦的,犯罪的人,都被邀请来接受福音,获得永生(玛11:28)。藉着耶稣,天国已经来临的明显证据,即是救恩的宣告,罪恶的赦免,各种疾病的治疗,尤其是人们的革新和圣洁。耶稣所宣讲的,或更好说,耶稣所建立的国,不是属于宇宙的事变,也不是带着显赫势力和光彩的外表,反之,是隐藏于那谦和良善的默西亚的行为中,只有心怀信仰的人,才可发觉它,接受它。 但是,为那些无信仰的人,这样的天国,不幸地却成了一块绊脚石(路10:21-24)。
此外,耶稣所宣讲的天国,在新约中有时也称为基督的国,是指的以复活的基督为中心的,天国从他开始,在末日完成。教会为其代表。显然有时新约中的天国是指向末世的(宗14:22)。在新约中天国概念含有两种意思:“一是指耶稣降生于世所带来的救恩和他所经过圣教会所施予众人的救恩,一是指耶稣再度来临时,那救恩计划的完成”。
3.天国是耶稣宣讲的精髓
天国是耶稣一生所宣讲的中心讯息,从加里肋亚开始,他就劝人说:“你们悔改罢,因为天国临近了”(玛4:17);以后天国这个词,就不断地在耶稣的宣讲中持续出现,而著名的山中圣训更是把此概念发挥的淋漓尽致,此圣训也是取替并完成旧约法律的新盟约法律。下面就扼要地来加以说明。
从山中圣训看
山中圣训全篇以天国为主题,略观其脉络便可得知。
5:3-12真福八端——天国的真福
5:13-16盐与光——天国真福在世界上的反映
5:17-48耶稣与法律——天国的新法律
6:1-18在主前行义——天国的义德
6:19-34超脱世物——天国的优先价值
7:1-12慈善与信赖——进天国的胸襟
7:13-27辨别真假好坏——努力进天国的恒心
“天国”一词出现在山中圣训的首(5:3,10)尾(7:21)及中间三个关键部分(5:19-21,6:10,6:33),使全篇训言前呼后应,贯彻始终。
“神贫的人是有福的,因为天国是他们的”(5:3)。
“为义而受迫害的人是有福的,因为天国是他们的”(5:10)。
“除非你们的义德超过经师和渚塞人的义德,你们决进不了天国”(5:20).
“愿你的国来临,愿你的旨意奉行在人间,如同在天上”(6:10).
“你们先寻求天国和它的义德,这一切自会加给你们”(6:33)。
“不是凡向我说‘主啊!主啊!’的人,就能进天国,而是那承行我在天之父旨意的人,才能进天国”(7:21)。
山中圣训的首段真福八端当中的真福者皆是以天主为中心,努力让自己全然为天主所圣化,沉浸在福乐中,把自己空虚、贫乏浸入到上主的富裕中,就如耶稣多次谈及“你们若不变成如同小孩一样,你们决不不能进天国”(玛18:3)。也仅有小孩赤子般之心,才能懂得其中的真理,体会出其中的奥秘,为天主所悦,已然身处天国中。“他必获得上主的降福;和拯救者天主的报酬”(咏24:5)。
在圣训的末端所指出的“那承行我在天之父旨意的人,才能进入天国”(7:21),天主经如是表达了该思想,天国来临就等于天主的旨意承行于地如在天上。奥利振教父这样诠释:“承行天主旨意,能使地化为天”。 基督徒的生命就是如此,直至“天主成为万物之中的万有”(格前15:20)。
正因天国不是静态的,真福并非一劳永逸,泰然居之拥有的,非一次行动,而是无止境的过程,天国的来临邀请人归依,天国的突入催促人突破以自我为中心的疆界,束缚并迫使人望着他,顺承于他的意愿,赖着他的指引在各种层面上努力跃进。它要求“更高超的义德”, “更内在的行善动机”, “更专一彻底”, “更光明正大”, “更喜乐洒脱”, “更圆融与默契”, “更认真恒毅”。 止于至善。
天主的国在耶稣基督身上临现,可称为“参通天地人三才”, 他也宣称自己就是天国的实现,他自己就是道路(若14:6),他就是真福,他最圆满地履行父的旨意,与父深深地契合,父的名因而更受显扬,天主子女信赖父的情怀愈发真切,肖似父慈悲宽厚的意愿更热烈,弃恶从善之决心也更坚定,都是有赖于基督。
天国虽不易得,有如窄门狭道,但却洋溢着喜乐,因为不止“天国本身是福,进天国的过程是福,得到天国者更是真福”。
黄克镳,“末世论个人幅度”,《神思》,第19期,香港:思维出版社出版,1991年,第22页。
张春申 著,《基督信仰中的末世论》,台北:光启出版社出版,2001年,第8页.
思高圣经学会编著,《圣经辞典》,香港:思高圣经学会出版,1988年,第1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