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闲话金钱
金钱不是罪恶,金钱不是万能,金钱不是生命。
没有金钱,你不能活于现代社会;但有了金钱,却也不表示你一定能好好地活。没有金钱,是很悲哀的;即使是恩爱夫妻,也免不了贫贱夫妻百事哀的困境。有些人甚至因为太过贫穷潦倒,被迫草草结束了他们此世的生命。但大富大贵人家,却也有他们的另一种悲哀;身家亿万的人而走上自杀之途的,大有人在。
金钱可以使人为善,也可以使人为恶;可以带来幸福,也可以带来灾祸。正如「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唐‧吴兢:贞观政要)
金钱可以使人活得像人;也可以使人活得不像人。它可以使人活一个适合人性尊严的生活;也可以完全地、彻底地扭曲人性、败坏人心、摧毁人性。
当人类在地面上开始聚居的时候,他们并不需要金钱,他们需要的,是团结:为了驱逐野兽──或捕捉野兽;为了逃避大自然的袭击──或者征服大自然,例如开山、辟地、疏导
河流等等。
为了改善生活的素质,人们开始交换维生的物资,例如以米、麦去交换牛、羊,或以盐、糖去交换衣服。
但人类生活越来越复杂,交往越来越频繁,需求越来越多样化。人总不能经常拿大包小包的东西,去和别人交换另一些大包小包的东西回来。今日人们所需要的服务,例如理发、医疗、教育等,也不一定能以另一种服务去交换。而且,现代绝大多数的人,能拿出去和人交换的,不过是他们的劳力,那便是他们的一双手、一双脚、一个口或一个脑袋。如果他们不能用自己的脑袋交换别人的脑袋,那么,他们就必须在付出「脑力」或「劳力」以后,换取一些「凭据」,再以这些凭据去换取他们所需求的东西。这些「凭据」就是「金钱」。
金钱的形式有多种,古时的贝壳,后来的钱币(包括金币、银币),现代的纸币、支票和股票等,都是金钱。
金钱是社会复杂化以后的产品,是人类文明和进步的象征。它的确是人类的重要发明之一。它是很有用的──假如你懂得善用它!
(二)善用金钱
1.维持生计
金钱不是坏东西。社会建设要钱,公益金要钱,劳工保险要钱,甚至建工厂、盖教堂、
推广教育、添置康乐设施、济贫也要钱。就连乘船搭车,都非钱不可。
要使一个家庭安稳、舒适地度日,当然也要钱。
金钱保障了我们的衣、食、住、行、教育、娱乐、医疗等各方面的需要,它使我们能活得舒适,活得有人性尊严,活得像人。
管子说:「衣食足而后知荣辱。」(牧民)一个在饥寒交迫下挣扎的人,有时为了生存,也会做出平常人认为是寡廉鲜耻的勾当。所以赤贫不单能伤害人的肉身,也能损害人的人性和尊严,使人陷入不知荣辱的地步。
有些人在恋爱期间,活得十分浪漫,一旦结了婚,尤其有了儿女以后,便越来越感到「柴、米、油、盐、酱、醋、茶」和一叠叠帐单的压力。
所以使用金钱的第一个目的用来维持生计,不能在不适当的地方胡乱花费,以免使生活陷于困境。金钱除了用来维生之外,也应考虑用来提高生活的素质和品味。例如:买一些好书,以供人作精神食粮;买一些生产工具例如衣车、打字机及各种简单工具如锯、锤、钳等,以供家人作一些简单的生产或修理家具之用;买一些钢琴之类的东西,以培养家人的嗜好;买一些较精美的装饰品以美化家居。至于养鱼、养鸟、种花等等,也可以使家中生机盎然。此外,花一些钱全家去旅行、郊游、听音乐会,或参观博物馆、艺术中心等等,既可促进家人感情,又可增加文化修养,更是有益身心的好事。经济较充裕的家庭,更不妨考虑在适当机会中到国外旅行,以增广见闻,扩阔视野,实际地提升我们胸怀世界的意识。
2.未雨绸缪
善用金钱的另一重要原则是节俭和储蓄。孝、悌、勤、俭素来都是我们中国老百姓的四大美德。孝、悌用于人伦,勤、俭用于职业或作为持家之道。其中俭字便是指节俭。节俭并非悭吝,也不是要人去度一种呆板、刻苦、毫无乐趣的生活。因为享受人生是人的重要权利之一:人必须辛劳工作,也必须能享受工作的成果。
节俭其实是一种正确使用金钱的人生态度。它一方面教人不要作无谓的、不必要的浪费;另一方面也使人可以把金钱储蓄起来,作为日后急需之用。人生之路不会永远鸟语花香,我们必须居安思危、未雨绸缪,随时准备应付生命中出现的危机和突发的变化。这也是中国人所谓「积榖防饥」的人生哲学。如果我们不懂储蓄,我们的未来便没有保障,到时如非靠借贷度日,便只有倚赖政府或慈善机构的救济了。这又岂是我们在迷醉于挥霍时所能逆料到的?
节俭其实也是一种享受人生的重要方法。它除了教我们以最少的金钱去换取最充实的生活外,也使我们能把快乐与欲望分别开来,使我们不致把快乐建基于物质的拥有和贪婪上。其实,如果一个人能从朴素的生活中得到满足,能够享受大自然的丰盛赐与,和懂得捕捉人间到处洋溢着的友谊和温情,他又何必过分地向往繁华喧嚣的生活,和追逐那些无法完全满足人心的无灵之物呢?
3.帮助别人
金钱最有意义的功能之一,是可以用来帮助人、做善事,及促进人类物质及精神文明的发展。心理学家佛洛姆(E.Fromm)认为赤贫者的其中一个不幸,就是不能尝到「助人为快乐之本」的喜乐。
我们可以用金钱去帮助有急需的亲戚、朋友,或者用来济贫,捐助公益金,支持教会或其它志愿机构的有意义工作。另一种有意义地运用金钱去帮助别人的方式是支持各种「基金」,例如奖学金、助学金、文化或艺术发展基金,或其它各色各样的学术研究、科学研究基金等。盘尼西林研究成功,有赖洛克菲勒基金拨款支持;举世知名的诺贝尔奖金,也是善用金钱,鼓励学术文化发展的好例子。现时欧美都有许多教会的或民间的团体,各自设有不同性质的基金,以支持第三世界在物质和精神生活各方面的发展。
我们的金钱,虽说是我们用劳力赚取的,但其实也是社会的赐与。没有安定繁荣的社会,我们又能赚到什么?有信仰的人,也会认为财富是神的恩惠。所以这些人都会有计划地在自己的收入中,拨出一个固定的百分比──例如圣经便认为人应拨出十分之一,即10%──去帮助别人,以报答社会养育和神明保佑之恩。在这个角度下,慷慨助人反而是一种报答社会、酬谢神恩的高贵情操流露。
4.精打细算
中国人用钱的智能是量入为出,即按收入的多寡而决定支出的数目。虽然现代中国人已不再坚持不肯「先使(用)未来钱」,并认为用分期付款方法去购买东西,用贷款方式去读大学等等,都是正当,而且有时还是必需的;但我们还是应当充分考虑还款的能力,才可「先使」这些「未来钱」。
精打细算有时也要求我们在购物前先预备好购物单,不要漫无目的,随便在超级市场或大公司乱逛,一受到货品的「吸引」便立刻购买。否则我们便会购买到一些并不真正需要的东西。
以上是对经济预算的一种「微观」看法,即是说:这是一种视野比较短而窄的看法,较属于主观性和直觉性的思考方式。精打细算还有「宏观」的一面,那是从比较长远、广阔和全面性的角度去看看应该如何使用金钱。下面是一个告诉我们可以怎样计划用钱的简表:
家庭经济预算
家庭对本身的责任 |
|
|
|
|
家庭对社会的责任 |
|
|
|
|
|
物质生活的维持 |
|
|
|
维持经济的稳定 |
|
|
|
|
物质需要 |
租金 |
水电杂项 |
食物 |
医药费 |
保险 |
公积金 |
训练工具 |
投资保值 |
经济层面 |
|
% |
% |
% |
% |
% |
% |
% |
% |
|
|
社交生活的发展 |
|
|
|
巩固社会的保障 |
|
|
|
|
家庭组织 |
服饰 |
家居美化 |
教育基金 |
交通费 |
薪俸税 |
入息税 |
「人情」 |
差饷 |
社群层面 |
|
% |
% |
% |
% |
% |
% |
% |
% |
|
|
家庭精神的维系 |
|
|
|
促进文化的效能 |
|
|
|
|
家庭表征 |
庆祝 |
娱乐 |
度假 |
零用钱 |
教会奉献 |
慈善捐款 |
个人进修 |
储蓄 |
文化层面 |
|
% |
% |
% |
% |
% |
% |
% |
% |
|
上述家庭经济预算表有四大用途:
?它让我们知道,我们必须顾及生活中各个层面的各种需要,不能遗漏某些部分。这样,我们的生活才会全面发展,和显得多姿多采。
?如果我们预先确定每部分用钱的百分比,就会保持生活的平衡,不致顾此失彼。
?如果做学生或做子女的能清楚知道家庭的钱要应付那么多的需要,便不会认为自己所得的零用钱太少了。
?如果每个家庭都能按这个表的提示,阖家一起去商讨用钱的数量和原则,相信做子女的便会较易成为家中负责任的一位成员,也会体谅和分担父母在经济上所遇到的困境和烦恼。
5.学生身份
使用金钱的最后一个原则是要适合自己的身份,尤其身为学生,更不可把自己装扮得像个腰缠万贯的大富豪。理由很简单:
第一,学生还未有自己的经济基础,所以没有权利乱花父母辛苦赚来的宝贵金钱。
第二,自少便养成挥霍习惯的人,长大后也不会懂得妥善运用和处理自己的金钱。
第三,学生时代,正是体验群体生活,广交朋友,和同学们平等地、愉快地、无拘无束地一起生活的时代,毋需因为各自家中的贫富不同,而过早地把社会上的阶级状况反映到学生的群体生活中。
第四,只知享受父母余荫,而喜欢在人前炫耀,有时正是志气、胸襟抱负和风骨都缺乏的表现。因为这些人除了把别人给他们的东西拿出来自豪一番以外,自己并没有什么成就可以炫耀于人前。好炫耀的人,其实只是心灵贫乏和自卑感在作崇。有些学生宁愿花许多钱去听流行音乐会、买名牌子的东西和追求一些所谓「精美」的小玩意,反而绝不肯花钱在买书或在参加有意义的训练营上,充分表示出他们只懂享乐和装饰自己的躯壳,而不知要刻意培养高贵的心灵和努力充实自己的脑袋。
(三)金钱的奴隶
1.一毛不拔
有些人是天生的守财奴。他们永远是一毛不拔,永远不肯花钱做任何事情:不买参考书、不看戏、不参加任何需要缴付费用的活动,更不要想他们会以金钱帮助别人或捐款给任何机构。有些身为家长的,连子女正当需要的花费也不肯支付。他们念念不忘的是钱,是花花绿绿的现钞,或者银行存折中一个个的数字。其实,如果把钱存放在银行中而永不动用的话,倒不如说那是属于银行的钱更为准确。
这不是节俭,这是吝啬。
2.一掷千金
和一毛不拔相反的就是一掷千金。有些人不知道自己有多少钱,也不介意自己有多少钱,总之是有钱就任意挥霍。一掷千金的人,有些是因为不懂得计划而花钱,有些是怀着「人有我有」的心态而花钱,有些却是为了炫耀而花钱。但相信有不少人,他们花费大笔金钱,是为了纵情于声色犬马,企图极尽耳、目、口腹之娱,并要遍尝豪华生活的滋味。这些挥金如土的人,他们片刻间的花费,便够得上一般人数年的积蓄,这便是所谓「富人一席饭,穷人一月粮」的对比。
花得起钱的人,当然有他们一掷千金的「权利」,但享乐主义、物质主义、爱奢华、讲排场、斗阔气、死撑门面,和今朝有酒今朝醉的心态,却殊不可取。死撑门面的心态,有时更会带来不幸,有些婚礼,在它们豪华和排场的背后,是新婚夫妇一身的债务,便是可怕的例子。其实,古今中外,都有不少大富大贵而自奉俭约,生活朴素的人。他们深知金钱得来不易,自己及自己的子孙不会长久地处于富贵的状态;他们也明白「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的道理,所以总不会过分纵情于逸乐之中。传说美国一位亿万富豪石油大王洛克菲勒,他每次理发后,都只是按一般惯例付小胀,绝不多给。一次一位理发师笑着对他说:「你的儿子付小账比你慷慨多了。」「当然,」洛克菲勒说:「他的父亲是石油大王,我的父亲却不是。」
有钱的人,并没有把钱花尽的必要,更没有把钱单单在自己身上花尽的义务!反过来说,没有钱的人,又何必打肿脸孔充胖子呢﹖
3.畸型消费
从前买东西讲究耐用,现在则讲究款式、潮流和包装。从前添置衣物、家具等较重视实际的用途,现在则重视气派,而且喜欢彼此比较,甚至互相「较量」。常见有人因为隔壁人家换了一套新「沙发」,便认为自己也该买一套新的;虽然原有的那套尚未损坏。或者某甲原有一件价值两万元的皮草,一旦遇见朋友某乙穿了件三万元的,便顿觉得自己那件是「垃圾」。
工商业社会认为只有使货品不断推陈出新,制造商才会不断生产,商人才有滔滔的生意可做,然后才能产生所谓「带动整个社会繁荣」的连锁关系。于是这些赚钱能力奇高,生意头脑转动奇快的人,他们拚命要作的,就是透过各式各样的广告,例如在电视、杂志、报章上,或在地铁的广告板,在商店的窗橱里,利用各种出奇制胜的方法和手段,尽力去推销自己的产品,目的不是什么社会繁荣,也不是什么消费者的福利,而是他们本身的利益。他们要告诉消费者的,只有一个讯息,就是:「立刻买;尽快丢掉」──为了「及早再买」!
消费于是成了一种欲望,一个人心深不可测的欲壑,一个没有底的容器,你无论如何都不能将它填满。生命的满足已经不在于「享受生命」,而在于不断转变,不断换口味。每添一件新东西时,便产生一份短暂的满足感,但一旦拥有这件东西后,又生出餍弃感。人生便这样在无了期的追逐中,渐渐损耗,渐渐消失。直至有一天,忽然发现自己再不能拥有任何东西为止。
这样的追逐消费是罪恶吗?也许是,也许不是;但这显然是愚蠢。它显示出:
?人没有能力成为自己的主人,他必须身不由己地去追逐消费、享受和虚荣;
?他缺乏有计划地运用金钱的智能;
?不能使金钱发挥它的优点:为人的真正福利而存在的优点。
4.金钱至上的市侩人生和非人世界
消费、享受、炫耀、地位、权势,这一切都可以用金钱购买。当人们误把这些东西看作是自己生命的重要目的时,金钱便会成为这些人生命的基础和梦寐以求的宝贝。他们会以金钱去衡量一切,认为有钱便有快乐,愈多金钱,便愈多快乐。这些人心里只有钱,眼里只有钱,口里哼的也是「钱、钱、钱」这类的歌曲。他们笑贫不笑娼,趋炎附势,巧取豪夺,甚至不惜作奸犯科以攫取金钱。为了钱,可以出卖朋友,出卖原则,出卖自己的天才、学识、人格和尊严。他们好贪小便宜,企图不劳而获,并且怀有强烈的贪侥幸和博彩的心理。
那些因为终日好玩而读书失败的女孩子,有些也会选择走上出卖色相之途,甚至不怕去当娼妓,只是为了能用最简单的方法去赚钱以供挥霍。她们没有顾虑到──或者懵然不知──当娼妓的命运,那种被监视、被剥削、被虐待、被毒打,甚至被杀害的悲惨命运。
钱和由钱所带来的片刻欢娱,可以使人选择去过非人的生活,可以使人自甘堕落到不像一个人。
参考资料
(一)金钱八戒
1.不要把金钱当作生命;所以即使破了产也毋需自杀。
2.不要以为金钱万能;事实上它有太多不能作的事。
3.不要做金钱的奴隶;因为如果你不能做它的主人,它将驱使你为它劳碌一生,永无宁日。
4.不要把快乐建筑于金钱的数量上;因为快乐是人人的权利,大量的金钱却非人人可以拥有。
5.不要靠运气赚取金钱;因为得来容易的金钱也会很容易失去。
6.不要以金钱交朋友;因为「以财交者,财尽则交绝」。
7.不要低估金钱的影响;因为它可以使你幸福,也可以将你毁灭。
8.不要以为你可以永久占有金钱;因为你是赤条条地来到世上,你也将两手空空离开世界。
(二)满足
财富最大的功能是给人满足。一般人总以为财富就是金钱,这是必须商榷的,因为金钱不是唯一能给人满足的东西。
有些人需要很多知识、很多爱才能满足。知识和爱,对他们来说,就是财富。
有一幅漫画描绘父子俩在河边拋石子游戏,甚至牺牲睡眠,搬运石子,准备拋个痛快。
卜劳恩将这幅画题为「财富」,意思就是说:石子能使父子获得快乐和满足,石子便是他们的财富。 (农妇:我看画中人)
(三)晚楼闲坐
四顾山光接水光,凭栏十里芰荷香;清风明月无人管,并作南来一味凉。(王安石)
(四)圣经金句
(箴27:24; 训5:9; 弟前6:7-10)
‧圣经并不鄙视财富和富人,但却指出了一些值得我们引以为戒的有关钱财的真理:一、我们不能永久拥有金钱和财富;二、金钱本身不能满足人心;三、金钱不单不能使人得救(获得永恒的生命),有时还可以使人灭亡;四、金钱也可以成为「万恶的根源」。
(五)观察‧判断‧行动
1. 你购买一件物品前,会考虑下列那几项因素﹖请ˇ出你认为最适当的三项:
? 需要这物品╴╴; ? 最合化算╴╴; ? 最适宜现在购买╴╴;
? 有经济能力购买╴╴; ? 物品有持久价值╴╴; ? 该物品外表漂亮吸引╴╴;
? 其它同学已拥有这类物品╴╴; ? 心情好╴╴; ? 身份象征╴╴;
? 一时冲动╴╴; (11) 其它╴╴╴╴╴╴╴╴╴╴╴╴╴╴╴╴╴╴╴╴╴╴╴╴╴
2. 检查你身边拥有的东西(身上穿的和书包中有的),看看有多少是必需品,有多少是多余的。 (以ˇ号表示)
物品名称 必需 多余 物品名称 必需 多余 物品名称 必需 多余 物品名称 必需 多余
3. 你在一次抽奖中获得一千元奖金,你会怎样分配使用这笔金钱﹖
4.请完成下表:金钱买得到什么﹖买不到什么﹖
买得到 |
买不到 |
买得到 |
买不到 |
买得到 |
买不到 |
买得到 |
买不到 |
高级床褥 |
|
权势 |
心悦诚服 |
文凭 |
|
假期 |
|
|
健康 |
地位 |
|
大屋 |
|
跟班 |
朋友 |
婚姻 |
|
华衣美服 |
|
军火 |
和平 |
|
青春 |
娱乐 |
喜乐 |
|
友谊 |
教堂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