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联酋罕见降雨,教宗称之为祝福的记号
教宗方济各经过6个小时的飞行时间,抵达了阿联酋阿布扎比。
(梵蒂冈新闻网)教宗方济各于2月3日阿联酋当地时间晚上约10点抵达了阿布扎比国际机场,展开他的第27次国际牧灵访问。这是首次有一位教宗到访阿联酋,也是初次有教宗踏上阿拉伯半岛。此行的格言是「请让我成为祢的和平工具」,以步舞亚西西圣方济各的芳踪;这位圣人在8个世纪前曾与苏丹王相会。
阿联酋当天上午下了场雨,这在海湾国家相当罕见。为此,教宗在前往阿联酋的专机上,对随行记者表示:「我听说阿布扎比今早下雨了,这在当地被视为祝福的记号。让我们祈愿万事顺利!」此外,教宗也向记者致以感谢,并说:「我给你们带来一幅博塞修道院制作的圣像画,让你们带回家。这幅画的主题是年长者与年轻人的对话。那是我关心的课题,我相信这是个挑战。」画中,有一名年轻的修道人将年迈的修道人背在肩上。
当天中午,教宗在启程前往阿联酋以前,首先在罗马国际机场所在小镇费乌米奇诺短暂参访了一间援助无家可归者的机构。这个扶贫计划的主题为「过渡期的生活,机场的人性面貌」。罗马机场,以及机场所在地的海港(Porto-Santa Rufina)教区明爱会和天使之后圣母堂堂区共同参与了这项计划。 2019 February 04, 14:24
教宗在阿联酋:基督徒和穆斯林要携手进入友爱的方舟

教宗方济各是首位访问阿联酋的教宗: 2月4日上午在总统府出席欢迎仪式,随后正式拜会该国王储穆罕莫德;当天下午,会见穆斯林长老委员会后,在宗教交流国际会议上发表讲话。
(梵蒂冈新闻网)教宗方济各此刻以和平使者的身分在阿联酋进行访问。他在阿拉伯半岛第二天上午的首项活动是在总统府出席欢迎仪式,在场迎接的是现年57岁的王储穆罕默德(Mohammed bin Zayed Al Nahyan)。这位酋长是阿联酋已故「国父」暨首位总统扎耶德(Zayed bin Sultan Al Nahyan)的儿子。
教宗与王储私下交谈约20分钟,并在贵宾簿上签名留念。教宗写道,感谢贵国的热情款待,恳求天赐和平与友爱团结之恩。在告辞之前,教宗与王储互换礼物。教宗送的纪念牌上描述的是圣方济各与苏丹王1219年的相会。
当天下午,教宗在阿布扎比国父纪念馆出席了宗教交谈国际会议。他首先问候了在场的穆罕默德王储、阿兹哈尔大伊玛目塔伊布、穆斯林长老委员会、民政当局、宗教人士、外交使团,以及所有幕后工作人员,向他们致以感激之情。教宗也从阿联酋向阿拉伯半岛各国献上由衷的问候。
在纪念亚西西圣方济各与苏丹王相会的8百周年机会上,教宗方济各「作为一个渴望和平的信徒、作为寻求与手足和睦共处的弟兄」来到这个海湾国家。教宗从本次访问徽标的图像谈起,也就是一只鸽子衔著橄榄枝。这令人想起圣经中天主要求诺厄建造方舟,好能在洪水来临时保护人类。教宗强调,「我们今天也要以天主的名义守护和平」,携手进入「友爱的方舟」,在世界的狂风暴雨中乘风破浪。
为了达成这个目标,第一步是要「承认天主是唯一人类大家庭的起源」。「祂是万物众生的造物主」,渴望我们活出手足情谊。因此,「承认人人享有同样权利等于是在尘世光荣天主的圣名。再者,我们应当毫不犹豫地以造物主的名义谴责各种形式的暴力,因为它严重亵渎天主的圣名,利用天主的名义来为仇视弟兄、对弟兄施暴的行径作辩护」。
适逢阿联酋庆祝「宽容年」之际,教宗赞赏该国致力于推广「容忍并保障敬礼自由,抵抗极端主义与仇恨」。教宗接著引用《2015年世界和平日文告》,指出手足情谊的表征之一是「弟兄之间的差异」,其中包括「宗教的多元性」。那么,不同的宗教如何能成为友爱的渠道,而非使人分离的屏障呢?
教宗答道,这需要有尊重差异的勇气,「完全承认他人和他人的自由,进而竭力捍卫他人的基本权利」。这勇气是「对话的灵魂,以真心实意为基础」,「绝不可在宣扬友爱之后背道而行」。在这一切中,「祈祷是必不可少的」,全心全意的祈祷能滋养友爱。
此外,教宗也提到教育和正义有如和平的一双翅膀。教育的意义在于「把心灵深处的宝贵资源引导出来」,不仅认识自己,也认识弟兄,包括弟兄的历史、文化和信仰。青年往往被负面消息和假新闻所包围,他们必须学习如何对抗物质享受、仇恨和偏见的诱惑,「如何面对不公义和过往的痛苦经验,如何捍卫别人的权利」。
关于正义这只翅膀,教宗强调,「人不能一边相信天主,另一边却不力行正义」。对此,《玛窦福音》提出了金科玉律:「凡你们愿意人给你们做的,你们也要照样给人做:法律和先知即在于此。」(七12)和平与正义密不可分,诚如依撒意亚先知所言:「正义的功效是和平。」(卅二17)
在将友爱比拟为「和平的方舟」之后,教宗提出了第二个图像:沙漠。阿联酋正是处于沙漠中。教宗赞许该国以远见和智慧将这片不毛之地化为「繁荣之地、相遇之地」,使沙漠开花。然而,冷漠不利于发展,最终会使百花齐放的现况变得寸草不生。
教宗最后谈到「军备竞赛」等问题,「特别念及也门、叙利亚、伊拉克和利比亚」。教宗说:「人类的手足情谊要求我们这些宗教代表,务必消除『战争』这个词汇中任何的赞同意味,恢复它所代表的悲惨险恶。」 2019 February 04, 17:36
教宗与大伊玛目发表联合声明:传播和平、正义、美善及兄弟情谊
教宗和塔伊布大伊玛目签署联合声明,谴责恐怖主义和暴力:“天主不愿意祂的圣名被用来恐吓别人。”
(梵蒂冈新闻网)教宗方济各在访问阿联酋、出席宗教交谈国际会议的机会上,于2月4日下午与阿玆哈尔大伊玛目塔伊布在阿布扎比签署了一项历史性的联合声明,论及“人类对促进世界和平与共同生活的兄弟情谊”。声明表示,“信仰引导信徒把他人视为应得到支持和爱护的弟兄”。因此,有信仰的人应团结合作。
教宗和塔伊布伊玛目表明,阿玆哈尔与天主教会将采纳以对话的文化为路线、以共同合作为渠道、以相互认识为方法和准则。“我们要求自己和世界领袖、国际政治和世界经济的主角们认真地致力于传播宽容及和平共处的文化,尽快阻止使无辜者流血的战争”。
两位宗教领袖邀请宗教和文化界人士,以及媒体重新发现及传播“和平、正义、美善,以及人类兄弟情谊和共同生活的价值”。他们认为,导致现代世界危机的主要原因是人在良知上的麻木和远离宗教价值,以致个人主义和物质主义占据主导地位。
因此,“政治危机、不正义行为,以及自然资源得不到公平分配,这在不同国家造成致命的打击,导致,且继续导致为数众多的人患病、需要帮助、死亡,只有地球上的少数富人从中受惠,大多数人却受到损害”。
教宗和塔伊布伊玛目也谈及家庭,尤其在青年中“唤醒宗教意识”的重要性,“以此应对个人主义、利己主义、引发冲突的诱惑,以及各种形式的激进主义和盲目的极端主义”。二人表明,造物主“赐予我们生命和守护生命的恩典。因此,我们谴责各种威胁生命的行为,例如灭族屠杀、恐怖行为、强迫迁徙、器官贩卖、堕胎和安乐死,以及支持所有这一切的政策”。
此外,“宗教绝不煽动战争,绝不怂恿仇恨、敌对、极端主义的情绪,也不会发动暴行或流血牺牲”。因此,“我们要求众人终止利用宗教来煽动仇视和暴力、极端主义和盲目的狂热主义,停止以天主之名来为凶杀、放逐、恐怖主义和压制做辩护”。“全能的天主不需要任何人的维护,也不愿意祂的圣名被用来恐吓别人”。
声明表示,“自由是每个人的一项权利:每个人都享有信仰、言论、表达和行动的自由。宗教、肤色、性别、种族和语言的多元性和差异是神的智慧的旨意”。因此,强迫别人归属某个宗教或某种文化的行为当受谴责。
声明再次提到,恐怖主义不是由宗教引起的,虽然恐怖分子在利用宗教。错误地诠释宗教作品,以及造成饥饿、贫穷、不义、压制的政策和傲慢态度才是导致恐怖主义的原因;为此,必须中断以金钱、武器、计划或辩护的方式来支持恐怖运动。
另一方面,“需要努力在我们的社会中建立完全公民身份的观念,不使用带有歧视性的少数族群的词语,因为这本身就会使人感到被隔离和低人一等”。声明也提到维护女性和儿童的权利和尊严的重要性。
最后,阿玆哈尔和天主教会希望所有学校、大学和教育及培育机构对这份声明进行探究和反省。教宗和塔伊布伊玛目祈愿这份声明成为“东方与西方、南北半球之间彼此拥抱的象征”。 2019 February 05, 19:38
教宗为阿联酋天主教徒主持弥撒:基督徒的“武装”只有信仰和爱

教宗方济各在阿布扎比的扎耶德体育城举行具有历史意义的弥撒。他是第一位访问阿拉伯半岛的教宗。主持弥撒是教宗方济各访问阿联酋的最后一项活动。
(梵蒂冈新闻网)因著“真福八端”,即“生命的地图”,你们成为和平的绿洲。践行真福八端的人犹如一颗大树,吸收污浊的空气并释放氧气。在2月4日举行的隆重弥撒中,教宗方济各借用这一图像来勉励在阿联酋生活的天主教徒做出和平的见证。
教宗方济各是第一位在阿拉伯半岛主持弥撒的伯多禄继承人。这项隆重的庆典令人感动:体育场内外共有18万信友参加了礼仪。在阿联酋生活的天主教徒主要是劳工移民,约占总人口的10%。其中主要是亚洲人,尤其印度人和菲律宾人占多数。他们不仅来自不同国家,所遵循的礼仪也各异。此外,阿联酋宽容部部长及4千名穆斯林也在弥撒中观礼。
教宗围绕真福八端展开弥撒讲道。他说,真福八端是“与普遍思维完全不同的逆转”。通常认为富人、有权有势者、成功人士是有福的,耶稣则不然。教宗指出,对耶稣而言,有福的,是“穷人、温良的人,坚持正义的人、受迫害的人”。耶稣以身作则地教导说,“伟大不在于拥有,而在于给予”。只有因著天主的爱,才能击败“死亡、罪恶、恐惧和世俗本身”。
教宗继续说,因此,耶稣并没有要求我们做“伟大的事”,或者行“非凡之举”,而是要求我们完成一件艺术品,即我们的生命。因此,“真福八端”就是一张“生命地图”,它要求我们“保持心灵洁净,以慈悲对待每个人,与天主一同受苦”。
教宗说:“这是每日生活的圣德,不需要奇迹或非凡之举。按照耶稣教导生活的人能净化世界。犹如一颗树,即使长在贫瘠土地上,依然能吸收污浊的空气并释放氧气。”
教宗特别讲解了真福八端中的两端:“温良的人是有福”,“缔造和平的人是有福的”。教宗以圣方济各为例解释了基督徒该如何生活。当圣人派遣他的弟兄到撒拉森人即非基督徒的地方去时,建议他们不要去“争吵或争执”,却要“迁就于每一个因天主的爱而受造的人”。
教宗说:“不争吵,不争执,这也适用于司铎。在当时,许多人穿著厚重的盔甲踏上征途,圣方济各却提醒说,基督徒出发时所携带的武器只有他谦卑的信德和具体的爱。温良极其重要:我们若在世上行天主之道,我们将成为天主临在世界的管道。”
教宗再次强调,基督徒蒙召促进和平,首先从他所生活的团体开始。教宗表示阿联酋社会与非拉德非雅教会之间有相似之处,耶稣在《默示录》中对非拉德非雅教会没有任何的责备。非拉德非雅(filadelfia)正是“兄弟友爱”的意思。
教宗说:“我要求你们守护和平、合一,互相照顾,发扬美好的兄弟情谊。正是因著这份友爱我们基督徒没有等级之分。耶稣召叫你们做个有福之人,愿祂赐予你们恩宠,好使你们不断前行,永不泄气,在‘你们彼此间和对众人’的爱内日益成长。”
与此同时,教宗也深知在阿联酋生活的基督徒移民的苦,他们远离家乡、至亲、甚至怀著对前途的迷茫。这让教宗想起了圣安东尼院长的经历。这位伟大的沙漠隐修院开创者曾有一段时间陷入了黑暗。上主安慰了他,向他启示自己的临在。教宗指出,人在遇到困难时,会觉得自己孤独无助,但我们要记住,即使上主没有立即介入,祂始终“陪伴我们前行”,并“将开辟一条新的道路”,“因为上主是开创新事物的专家,祂知道如何在沙漠中开辟道路”。 2019 February 05, 17:2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