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圣母主教座堂失火后将举行首台弥撒
巴黎圣母主教座堂大火发生两个月之后,巴黎教区宣布6月15日,即星期六下午6时在主教座堂内举行弥撒。圣母主教座堂基金会表示已经筹集到1570万欧元捐款。
(梵蒂冈新闻网)由于显而易见的安全原因,巴黎总主教区公告称,信友不能亲身参加弥撒,但能够通过法国天主教电视频道Kto观看现场直播弥撒,网址是:www.ktotv.com 6月15日的弥撒将由巴黎总主教奥珀蒂(Michel Aupetit ) 主礼,只有大约30人能参加弥撒,其中包括:共祭神父、平信徒、技术人员和新闻记者。
圣母主教座堂公告称,选择6月15日具有象征意义,因为这一天是主教座堂的祝圣日。公告同时指出,圣母主教座堂是一个崇拜的场所,巴黎人、游客和来自世界各地的信友需要继续祈祷,收敛心神。为了满足这个需要,巴黎总主教区决定一旦安全状况允许时,将在圣堂前面广场的一个特定地方安置一尊象征主教座堂的“皮拉尔圣母”态像,作为信友祈祷的地方。在这里会有神父负责接待和为信友举行告解圣事。
公告还指出,承诺捐款总金额已达3.77亿欧元,来自法国和国外的41,000位个别捐款者和58家公司及公共机构。总主教区表示,绝大部分的捐款将用于主教座堂的维护和修复。一些捐助者还计划资助其它方面的需求,比如接待朝圣者的一些临时性事务、置换损坏的教区设备和主教座堂圣乐协会的活动。各种资源调动源源不断来到,从起火之初国家和地方当局就立刻响应;建筑师和公共事业公司迅速确保主教座堂的安全,以及来自法国和世界各地成千上万不分年龄的捐赠者。
奥珀蒂总主教向每一位捐款人表达感谢之意,他说:“所有那些从4月15日就动员起来的人们,每一天都继续在为圣母主教座堂工作,感谢所有为此工作的捐赠者、建筑师、建筑工人和政治家。这股慷慨的冲劲显示,巴黎圣母主教座堂是一个独特的象征,不仅仅在法国,在其它地方也是如此。” 2019 June 14, 18:18

圣座和耶稣圣婴儿科医院获颁“罗马奖”
圣座和罗马耶稣圣婴儿科医院获颁2019年“罗马奖”。“照顾最小的病童是梵蒂冈医院绝对的优先事项”。
(梵蒂冈新闻网)圣座和罗马耶稣圣婴儿科医院6月12日在罗马“智慧”大学获颁2019年“罗马奖”。前来领奖的是圣座国务卿帕罗林枢机和耶稣圣婴医院院长埃诺克(Mariella Enoc)女士。
在颁奖典礼中,圣座国务卿和耶稣圣婴医院院长都重申了梵蒂冈医院在国际医学和科学领域的重要性。帕罗林枢机表示,“自从萨尔维亚蒂(Salviati)家族把耶稣圣婴医院捐赠给圣座起,我们一直把照顾最弱小和最需要帮助的病童视为优先事项。该医院是欧洲和世界的重点研究中心,目前正努力实现更多计划,来提高在各国的医疗和卫生保健方面的工作,尤其是在第三世界”。耶稣圣婴儿科医院成立于150年前。事实上,该医院已与中非共和国、坦桑尼亚、埃塞俄比亚、叙利亚、约旦、柬埔寨、印度、中国和俄罗斯展开医疗合作。
埃诺克女士自2015年2月起担任耶稣圣婴医院院长一职。她表示希望将心力集中在科学研究上,“如同我们医院里3300位专业人员所做的那样。”埃诺克院长说,“照顾病童,即使非常小的病童,意味著关注和亲近受到惊吓的父母和家人,同时带给他们希望”。埃诺克院长感谢“罗马奖”主办单位对他们工作的认可,并重申圣婴医院的意愿,即“继续遵照教宗的指示,成为全世界儿童的医院”。
“罗马奖”在奥斯蒂亚文化协会的倡议下于2000年举办,每年在罗马“智慧”大学举行颁奖礼,今年是第20届。在文学领域中,作家皮卡(Aurelio Picca)也获颁2019年“罗马奖”。 2019 June 14, 18:55
教宗将在圣伯多禄大殿为卡伦加总主教主持葬礼
圣座驻阿根廷大使莱昂·卡伦加·巴迪科比勒总主教6月12日安息主怀。教宗方济各将于6月15日在圣伯多禄宝座祭台为总主教主持殡葬弥撒。
(梵蒂冈新闻网)圣座驻阿根廷大使莱昂·卡伦加·巴迪科比勒(Léon Kalenga Badikebele)总主教6月12日安息主怀。教宗方济各将于6月15日早上7点30分,在圣伯多禄大殿内圣伯多禄宝座祭台为卡伦加总主教主持殡葬弥撒。圣座新闻室临时主任吉索蒂6月14日向记者公布了这一消息。
吉索蒂接著表示,“这几天在梵蒂冈参加会议的圣座代表将参与殡葬弥撒”。教宗6月13日接见梵蒂冈外交人员时亲自宣布了卡伦加总主教蒙主恩召的消息。 2019 June 14, 15:14
教宗谈论气候危机:时间所剩不多,必须果敢行动
教宗方济各在梵蒂冈接见了有关能源与环保议题的峰会与会者。本会议由圣座促进人类整体发展部举办,主题为「梵蒂冈对话:能源转型与照料共同家园」,多位跨国石油公司高级主管也应邀出席。
(梵蒂冈新闻网)梵蒂冈第二次举办有关能源与环保议题的峰会。教宗方济各6月14日向与会者谈论心中格外关切的议题:照料我们共同的家园。教宗强调,现在是「关键时刻」,今日的生态危机,尤其是气候变化「正在威胁人类大家庭的未来」。
过去一年取得了重大进展: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的报告显示,倘若超过巴黎协议制订的门槛,也就是气温上升超过1.5度,必将发生灾难性的气候影响。教宗说:「更有甚者,这份报告也警告,只剩下10年左右的时间来达成这个限制全球暖化的目标。」
面对如此气候危机,「我们必须同心协力,以免对穷人和后代子孙作出不公义的残暴行为」。教宗指出,「在气候危机中,穷人受害最深」。我们要勇敢回应「大地和穷人与日俱增的绝望哀号」。
本届峰会主要探讨了三大要点:第一、适当的能源转型;第二、碳的定价;第三、公开通报气候危险。对此,教宗首先表明,《巴黎协议》的序言写道,适当转型为清洁能源的过程如果管理得当,便能创造新的工作岗位,减轻不平等,改善气候变化受害者的生活质量。
在碳的定价方面,教宗指出,重点在于「人类能否睿智地运用受造界的资源」。至于公开通报气候危险,教宗说:「公开透明、以科学为基础的标准通报攸关所有人的共同利益。」
教宗最后疾呼:「时间所剩不多!」相关的讨论「应当跨越单纯地探索『能』作什么,专注于『该』作什么」。在去年的首次峰会中,教宗说过:「文明需要能源,但能源的使用绝不可摧毁文明」。如今,教宗重申这句话,并且说:「今天需要彻底的能源转型,方能拯救我们共同的家园。气候危机需要『我们此时此地的果敢行动』(参阅:《愿祢受赞颂》,161号),教会全力以赴善尽本分。」同时,教宗也不忘乐观以对,说:「只要及时而坚定地采取行动,我们还有希望和时间来避免气候变化的最坏影响。」 2019 June 14, 16:53
教宗勉励网络传教士:不要害怕温柔
“网络福传”协会 6月13日在西班牙马德里举办网络传教士培训班,在此机会上,教宗向该协会及培训班学员发表简短视频讯息,邀请他们通过“温柔”投身于福传工作。
(梵蒂冈新闻网)天主教非赢利性的“网络福传”(iMission) 协会自2012年起结合各地“网络福传机构”,旨在建立一个线上福传网络,提供系统性的福传培训课程。该协会6月13日在马德里举办了一个西班牙语网络传教士免费培训班,教宗方济各在推特上发表视频短讯表示支持和鼓励。
教宗说:“我们今天遇到的问题主要不在于你说什么或没说什么,而更是该如何说。”我们可以在实验室高谈阔论,但它们却是没有生命、无用的话;我们可以远距离地向人陈述一些事情,但它们也没有多大用处,或许可以启发一些什么。重要的是要在近处说,要以亲近的方式去表达。
教宗解释说:“当一个人能以亲近与亲密的方式说话时,就会表达出温柔。那是爱抚的温柔、是平静和单纯目光的温柔。一句鼓励话语的温柔,是陪伴落在后头的人的温柔。是那些遭受丢弃文化影响者的温柔。你们不要害怕温柔,温柔是高贵的,它是天主的语言。”
教宗提醒他们,天父是以一个怀抱婴儿的父亲形象显示给以色列子民,祂是以一个“温柔的形象”向世人显示的。因此,教宗说:“不要害怕温柔,继续前行!用心去做,就会‘说出’属真理的事物,而不是那冷漠的事物,不仅仅是一些宣示性或妥协性的东西,而是能建立未来的话语。”
最后,教宗向学员们赐予宗座的祝福,同时也把新的网络传教士托付于圣母无玷圣心。 2019 June 14, 20:02
新真福埃德维杰·卡尔博尼的一生充满天主的恩宠
圣座封圣部部长贝丘枢机6月15日在意大利撒丁岛册封埃德维杰·卡尔博尼为真福。
(梵蒂冈新闻网)圣座封圣部部长贝丘枢机6月15日在意大利南部撒丁岛主持大礼弥撒,册封女平信徒埃德维杰·卡尔博尼(Edvige Carboni)为真福。新真福一生都在为他人服务,堪称现代女性的绝佳榜样。
埃德维杰·卡尔博尼于1880年5月2日在撒丁岛波佐马焦雷出生。她没有受过完整的教育,小学四年级时辍学。她渴望度修会生活,但是她必须留在病重的母亲身旁。从那时起,她就开始负责家务,但是却不忘祈祷,直到生命最后一刻。1911年7月14日,埃德维杰的身上印有耶稣的五伤,她尝试将五伤隐藏起来,但是许多人都看到她的衣服上有血迹。1925年,按照教会法的规定,有必要对她印有五伤和在她身上发生的其它神秘现象进行调查,她以全然服从的态度加以配合。
后来,埃德维杰与家人迁移到罗马,那时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战。在那期间,她默默从事慈善工作,为不同政党的所有亡者祈祷。1952年2月17日,埃德维杰在毫无预警的状态下蒙主恩召。直到2019年5月25日,其遗骸一直保存在内图诺圣女玛利亚·葛莱蒂朝圣地,在被册封为真福的机会上,埃德维杰的遗骸才被送回到波佐马焦雷的堂区。
贝丘枢机称新真福是一位谦卑的圣者。他在弥撒讲道中描述埃德维杰的人格和圣德时,著重强调了两点,即恒常默观被钉在十字架上的主耶稣和朝拜圣体。枢机表示,默观十字架上的耶稣是新真福,也是我们的“生命源泉”。“在十字架前停留,意味著让自己完全被天主无限的爱所笼罩,唯有全然奉献自己,才能回应天主无限的爱”。只有拥抱十字架,才有能力向弟兄姐妹传播光明、希望和慰藉,同时活出圆满的生命。埃德维杰不仅是一个活生生的见证,她也希望把天主带给全人类。
新真福活出圆满生命的另一个“秘诀”是长时间祈祷。“长时间祈祷使灵修上所有的枯燥无味和怠惰消失”。贝丘枢机表示,新真福在祈祷中“为那些处在罪恶黑暗中的人做补赎,并且恳求仁慈的上主光照那些坚持不让恩宠临近自己的人”。长时间祈祷,持续不断地与上主对话让内心充满爱,促使我们将自己的信仰传递给他人,以生命而不是以言语来作见证。贝丘枢机最后表示,新真福埃德维杰就是一位以平凡的生命为主作见证的人,更是当今女性的楷模。 2019 June 15, 18:53
教宗方济各:基督信仰也要在公共的道德生活发挥积极影响力

今年适逢意大利斯图尔佐神父呼吁:「人人自由且坚强」百周年,这位天主忠仆的故乡举办国际会议。教宗向与会者发表讯息,期许基督信仰在公私领域的道德生活发挥积极影响力。
(梵蒂冈新闻网)正值意大利斯图尔佐(Luigi Sturzo)神父发表「人人自由且坚强」呼吁的百周年,他的故乡卡尔塔吉罗内(Caltagirone)举办国际会议。教宗向与会者发表讯息,勉励众人,尤其是青年「在社会及政治任务上注入新的热情、能力和冲劲」。
本次国际会议以12个要点探讨斯图尔佐神父的呼吁,重温并重申其「价值观和现实意义」。教宗在讯息中写道:「对斯图尔佐神父而言,公众生活的道德风气与生活中的宗教观格外有关,后者衍生出道德责任感和社会团结互助。为他来说,爱是真正的社会责任,是他一切活动的灵感来源。他以独特的方式努力在政治上实践基督信仰应有的作风,其基础是伦理与超性生活的正确关系、灵性幅度与社会幅度的正确关系。」
在这百周年之际,教宗期许「斯图尔佐神父的教导和信仰见证不被遗忘」,特别是在「政治理当高瞻远瞩地应对人类严重危机」的此刻。关于斯图尔佐神父的社会人类学观点,教宗举例说:「在社会中以人类为先,在国家内以社会为先,在政治上以道德为先;以家庭为核心;捍卫财产权及其社会作用,视之为自由的要求;工作的重要性,那是每个人的权利和义务;透过建设真正的国际社会,缔造公正的和平。这些价值观的基本前提皆为基督信仰乃是救恩的讯息,必须在私人和公共的道德生活上发挥积极影响力。」 2019 June 15, 15:49
教宗将访问意大利地震灾区卡梅里诺:灾民重燃希望
教宗方济各即将访问意大利地震灾区马尔凯。当地500座圣堂中有356座暂停使用,超过3500件艺术品存放在储藏室,634人仍居住在311个紧急安置所。在教宗到访前,当地总主教马萨拉和市长斯博尔贾接受本新闻网采访。
(梵蒂冈新闻网)教宗方济各将于6月16日主日探访意大利2016年地震重灾区马尔凯卡梅里诺,以关怀意大利中部地震灾区的所有灾民和信友。教宗将于当天上午8点45分抵达,下午3点半离开。卡梅里诺(Camerino-San Severino)总教区马萨拉(Francesco Massara)总主教向本新闻网讲述了教宗此行的行程安排。
马萨拉总主教说:「教宗首先要探访紧急安置所的居民,以表探望我们地区所有的家庭;接著,教宗将前往暂停使用的主教座堂,宛如前往本教区所有暂停使用的圣堂和修道院。教宗与市长们见面后,将在加富尔广场主持弥撒和诵念三钟经。然后,教宗将横跨空无一人的城市,前往卡梅里诺的圣母朝圣地(Santa Maria in Via)。之后,我们将进入共享的喜乐时刻,与始终关切地震灾民的司铎共进午餐。最后,教宗要会见初领圣体的儿童和他们的父母,有如会见我们地区的所有儿童。」
谈到司铎对地震灾民的关心,马萨拉总主教说:「司铎们始终关怀人民,尤其是在地震期间。即使积雪超过一米高,他们依然让灾民感受到关怀,前去大帐篷和住家等意想不到的地方主持弥撒。不仅建筑物受到地震影响,还有另一种更深层的地震灾害,那就是心灵与迷惘的震灾。」
从2016年的地震至今,灾区卡梅里诺已经遭到遗忘。重建工作遥遥无期,老城区仍处于红色警戒。市长斯博尔贾(Sandro Sborgia)向本新闻网表示,「光是教宗的临在就令居民感到欣喜、重燃希望,期待政府有关负责人再次关注2016年的所有地震灾区」。市长说:「重建工作进行得非常缓慢,我们正在努力理解城市里损失的情况,好能展开初步措施,启动重建工作。」
至于居住在311个紧急安置所的634人,市长斯博尔贾指出,「市政府关切紧急安置所,尽力确保服务充足,不让年长者感到孤独。最危险的情况莫过于孤独感」。 2019 June 15, 15:07
教宗接见至圣圣三会:青年和圣召工作的挑战在于陪伴、关怀及走出去

在接见至圣圣三会全体大会与会者时,教宗勉励他们关怀并陪伴青年,走出去寻找远离的人。
(梵蒂冈新闻网)教宗方济各6月15日上午在梵蒂冈接见了至圣圣三会全体大会的与会者,他们刚选出新的总会长:布卡雷罗(Luigi Buccarello)神父。该修会在本次会议中主要探讨了青年圣召的课题,坦承自己难以和青年沟通。为此,教宗向他们提出了两大劝勉:关怀与陪伴,以及走出去。
在空洞而破碎的文化中,人们或许觉得无法「向年轻世代提出圣召的建议」。然而,教宗指出,「今日也有许多青年热切寻求自己生命的意义,有能力无条件地献身于伟大事业,热爱耶稣、怜悯世人」。这一切都是青年的「志向」,有待「注入秩序」,如同创世之初,造物主使宇宙从浑沌进入秩序那样(参阅:创一1-31)。在这过程中,务必让青年做主角。再者,以青年为题的世界主教会议《结束文件》和《生活的基督》劝谕将有助于至圣圣三会接近青年。
关怀与陪伴是青年及圣召工作的一大挑战。教宗勉励在场众人效法耶稣陪伴厄玛乌门徒的举动(参阅:路廿四15),与青年一起寻找「永生的水泉」(参阅:若四6-15)。教宗说:「请你们向青年敞开会院和团体,让他们能分享你们的祈祷和友爱;你们尤其要向他们打开自己的心扉。你们要成为青年的兄长,让他们能怀著信赖之情吐露心声。你们要聆听他们,与他们交谈,跟他们一起作分辨。」当青年真正感到被爱时,会士便能提出爱的最高准则,即圣德:一条逆流而行的基督徒道路(参阅:《你们欢喜踊跃吧》,63至94号)。
至于「走出去」的挑战,教宗表示,教会不只要与邻近的青年相遇,也要亲近远离的青年;「绝不能轻视他们的限度,却要尽量提供支持和援助」。教宗对至圣圣三会会士说:「我鼓励你们与青年同行,走出成规。牧灵工作应当以耶稣为主轴,祂是通往天父的唯一道路、止渴的唯一真理,以及值得为祂舍弃一切的唯一生命。」教宗也鼓励会士们要有恒心毅力,因为「他们的任务是播种,天主将使之成长,或许将是别人来收割果实」。
教宗最后说:「但愿没有人能夺走你们梦想和预言的能力!让我们打破恐惧,站起身来!邻近和远离的青年正在等待我们。」 2019 June 15, 17:53
教宗为卡伦加总主教主持殡葬弥撒:人生教我们学习告别
教宗方济各6月15日清晨为前圣座驻阿根廷大使卡伦加总主教主礼殡葬弥撒,在梵蒂冈出席会议的圣座驻外大使也参与了弥撒。教宗在殡葬弥撒讲道中,反思了”告别“的意义。
(梵蒂冈新闻网)教宗方济各6月15日清晨在伯多禄大殿为卡伦加(Léon Kalenga Badikebele)总主教主持殡葬弥撒。卡伦加总主教1956年生于非洲刚果,1990年开始在宗座外交领域服务,去世前任圣座驻阿根廷大使。他长期患病于6月12日在罗马蒙主恩召。
教宗在讲道中反省了“告别”这个词的含义,告别礼是每次殡葬弥撒的礼成式。教宗说,告别就是把亡者交到天主手中。天主的双手是至美的,那是因爱而受伤的手。
教宗接著表示:“这是牧者的道别,牧者向他的羊群告别”。教宗引用了圣保禄在米肋托(Miletus)向信友告别的例子,说明牧人以自己的榜样和见证向他的羊群告别,他的离别“显示出他过著服从天主的生活”。
教宗说,告别就是不依恋,牧者不留恋现世的物质财富。教宗再次引用《宗徒大事录》中保禄的例子,说明牧者如何不带依恋地向子民告别,将照料羊群继续前行的使命托付给其他人。
教宗也阐明分别是暂时的,如同耶稣在与门徒分别时所说的:“我去为的是给你们准备一个地方”。这是一种怀抱希望的告别。教宗提及他在初学时在灵修导师那里所学习的教导:“整个人生就是学习死亡的一条道路,人生教我们留下一切,能去说再见” 。
教宗最后总结说:“祈愿天主赐予我们众人‘学习离别’的恩宠。” 2019 June 15, 18:04

|